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行李箱尺寸買太大,到時候裝完還很空,行李反而在裡面撞來撞去;行李箱尺寸買太小,東西不能全部裝進去,只能忍痛做割捨😓😓
行李箱可分為登機箱、託運箱兩種類別。
很多人不知道行李箱容量究竟如何測量,其實只要把內框尺寸的長寬高相乘再除以1000,就能得到行李箱的公升數了!但記得千萬不要量成行李箱外框尺寸,免得空歡喜一場啊!
EX:37比小胖箱內框尺寸長寬高為56x28x30 cm,所以容量大約是47公升
行李箱尺寸指的是最大面積的對角線長度,以英吋為單位( 1英吋= 2.54公分)。
台灣通常會用「吋」為單位來表示行李箱的大小,但因為各家品牌的計算方法不太相同,導致即便同樣是24吋的行李箱,不同品牌的行李箱容量也會有些許差異。
為了保險起見,建議挑選有顯示內框尺寸的行李箱品牌,容量上會準確許多,也更能找到符合你需求的行李箱尺寸!
💡小提醒:航空公司計算行李箱高度時會連同行李箱的輪子、拉桿、提把一起包含在內,所以購買內置輪子的行李箱,託運時比較不容易損壞輪子,但箱內容量會小一些;購買外置輪子的行李箱,反之。
18~20吋 小型登機箱
24~26吋 中型行李箱
行李箱尺寸的挑選困擾著許多人,不知出遊要攜帶幾吋的行李箱、不知多大的行李箱適合自己?其實每個人適合的行李箱都不盡相同,我們僅能提供一些尺寸上的參考與建議,大家從以下幾個部分去判斷自己要購入哪個尺寸,更能挑選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行李箱!🥳
❗小提醒:詳細情況還是要依照個人行李清單和打包技巧不同而有所差異,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哦~
Step.1 決定好好旅遊地點跟天數
Step.2 觀察旅遊地天氣
Step.3 評估自己的旅遊目的
Step.4 思考自己要走簡約輕便路線或百變穿搭路線
Step.5 考慮是否共用行李箱
Step.6 挑選行李箱尺寸
範例:
❶ 男生/日本/夏季/五天/一人/商務出差,建議帶24吋行李箱
❷ 女生/韓國/冬季/三天/一人/代購代買,建議帶20吋+28~32吋
❸ 父母/東南亞/夏季/七天/加小孩三人/旅遊,建議帶20吋+24吋
❹ 情侶/女生愛穿搭打扮/德國/秋季/十天/兩人/旅遊,建議20吋+28吋+28吋
❺ 女生/澳洲/四季/全年/一人/打工度假,建議28~32吋+提袋
挑選行李箱尺寸前必須評估以上這幾點去做決定,每一項都是環環相扣的,不能只單看其中一項,行李箱買大了還沒關係,但買小了可是會懊悔不已的~🤔
其實行李箱還有分成兩種形式,最常見的就是對開式的55比例行李箱,再來就是近年很流行的37比行李箱胖胖箱了!
37比行李箱像鞋盒般的收納方式,不管在收納上還是旅遊上的體驗都有大幅提升,因而吸引了許多熱愛旅遊的旅客歡迎,認為只要用過37比行李箱就回不去了!
只要提到行李箱,就會想起最經典的55比行李箱,行李箱尺寸上不但選擇齊全,就連不同的行李箱材質、行李箱樣式都有成千上萬種,是陪伴許多旅客出遊的好旅伴。
我們的55比行李箱尺寸上就有7種可以挑選,分別是18吋、20吋、24吋、26吋、28吋、29吋、32吋,完全不用擔心挑不到適合自己的行李箱尺寸!另外,同款式相差4吋還可以合併收納,節省放置空間,非常省心又省事~
市面上常見的37比胖胖箱行李箱多為29吋,選擇空間非常侷限,但我們的37比胖胖箱行李箱還設計了26吋中型尺寸,以及23.5吋小型尺寸,旅遊時想用37比行李箱,尺寸上多了不少彈性,尤其是 小型尺寸的胖胖箱,目前只有我們家有哦!